欢迎访问陕西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站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北海道大学叶金花教授、圣彼得堡国立大学Bahnemann教授做客我校“前沿科学报告”

文、图/环境学院 韦舒蔚、郑会奇、梁姜宇山、周阿敏、李小飞
2024年06月04日 20:04 文、图/环境学院 韦舒蔚、郑会奇、梁姜宇山、周阿敏、李小飞 点击:[]


5月29日,应我校科技处、前沿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碳中和科学与技术学院)及环境学院王传义教授的邀请,北海道大学的叶金花教授、圣彼得堡国立大学Bahnemann教授做客我校“前沿科学报告”,为我校师生带来主题为“太阳能到燃料的转换:从光催化到光热催化”“光催化反应中的同位素效应”的学术报告。报告由王传义教授主持,环境学院部分教师和研究生代表参加本次报告会。

报告会上,叶金花教授首先介绍了光催化目前面临的热力学问题、动力学问题以及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接着介绍了单原子植入金属有机骨架有效的可见光驱动二氧化碳还原、固载于硫化物半导体上的Co/Ni共催化剂的高效光催化制氢、光催化CH4转化为增值产品等研究内容。最后,围绕太阳能燃料生产与应用开展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讲解。

Bahnemann教授概述了在光催化领域利用同位素效应研究光催化反应机制的研究近况。Bahnemann教授首先介绍了目前光催化材料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光催化材料开发面临的挑战。然后分别介绍了以O和H的同位素作为示踪剂,在光催化反应机理研究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同位素效应研究光催化反应机理的优势。

报告会后,叶金花教授、Bahnemann教授分别同我校师生进行了互动,悉心回答了教师和研究生提出的问题,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对光催化及反应机制、太阳能燃料生产与应用技术的热情与兴趣。

新闻小贴士:

叶金花教授,198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90年获得东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2006年获得海外杰出青年基金,2010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历任日本国家材料研究所(NIMS)主席研究员,光催化研究中心主任,环境再生材料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纳米材料研究据点首席研究员,北海道大学化学院教授,以及天津大学-NIMS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现任天津大学特聘教授、河北大学“光驱动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新型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开发以及在太阳能转换和环境净化方面应用的研究,先后承担了日本政府、产业界、国家“973”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十几项重大研究项目。在Nature, Nature Mater., Nature Catal., Nature Commun., JACS, Adv. Mater.等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700余篇,获得同行引用66,000余次,H因子134。2016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6年起连续多年入选为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目前担任Science Advances和ACS Nano副主编。

Detlef Werner Bahnemann教授(1981年在柏林工业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2012年在汉诺威莱布尼兹大学获得技术化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德国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技术化学研究所光催化和纳米技术研究室主任,目前担任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光活性纳米复合材料”超级资助实验室主任,德国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自然科学学院特聘教授,陕西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发表约550余篇(同行评审)文章,其他出版物100余篇,被引用约80,000次(h-index高达114)。在科学会议、各大学、研究所和工业研究与发展中心做过约500余次演讲,参与7本书籍的编撰工作。目前,Bahnemann教授是贝尔法斯特皇后大学(英国)访问学者、欧洲科学院(EURASC)院士和欧洲科学院成员。

(核稿:陈庆彩 编辑:李小飞)


下一条:我校举行碳中和前沿科学与技术论坛暨碳中和科学与技术学院揭牌仪式

新闻中心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